当前位置: 主页 > 鱼鳞病的病因>性联隐性鱼鳞病的病因 >

性联隐性鱼鳞病的病因

时间:2009-11-14来源:鱼鳞病 作者: 毛周角化症点击:
{[csc:global name=newsad]}

性联隐性鱼鳞病的病因

性联隐性鱼鳞病(X-linked recessive ichthyosis) 较少见,婴儿早期发病,仅见于男性,女性仅为携带者,一般不发病。可累及全身,以四肢伸侧及躯干下部、胫前明显,面、颈部亦常受累。表现与寻常型鱼鳞病相似,但病情较重,皮肤干燥粗糙,鳞屑大而显著,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;掌跖无角化过度。患者可伴隐睾,角膜可有点状浑浊。病情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。80%以上患者Xp22.3上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缺失,而另一部分患者则有基因突变,导致各组织包括表皮的类固醇硫酸酯酶活性丧失,不能将硫酸胆固醇酯分解为游离胆固醇和硫酸盐,从而引起硫酸胆固醇酯的堆积,影响角质层细胞正常脱落而形成鳞屑病。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在女性仅部分失活,因此患者多为男性。

【组织病理】角化过度,颗粒层正常或增厚,棘层轻度增厚,真皮无明显变化,有时可在血管周围见有淋巴细胞浸润。


性联隐性鱼鳞病一般出时或生后不久即发病,男性发病,女性为携带者。除四肢伸侧外,头皮、面、耳后、颈、腹部及皱褶弯曲部位常累及。 皮损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黑棕色鳞屑,不随年龄而改善,常伴有角膜深部点状浑浊、性腺功能减退、精神抑郁和骨骼异常。目前对鱼鳞病的治疗一般是口服及外用润肤剂为主,虽然从很大程度上缓解病情,但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。医学界的大量事实表明,只要经过合理科学的治疗,鱼鳞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。 

诊断和鉴别诊断
根据家族史、临床表现,结合组织病理特征一般可以确诊。各类先天性鱼鳞病均应与获得性鱼鳞病鉴别,后者可发生于恶性肿瘤(特别是淋巴瘤)、麻风或严重营养不良患者。

【治疗】

1.外用药物治疗:以温和、保湿、轻度剥脱为原则。10%~20%尿素霜、α-羟酸或40%~60%丙二醇溶液可增加皮肤水合程度;维A酸外用制剂可改善角化程度,减少鳞屑,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增加疗效;钙泊三醇软膏外用疗效较好。

2.内用药物治疗:病情较重及严重类型可口服异维A酸0.5~1.0mg/(kg?d)或阿维A酯0.75~1mg/(kg.d),可缓解症状。

鱼鳞病研究所首创国际前沿技术"汽化导入透皮+封包疗法"30分钟见效,5-7次治愈!愈后不会复发!!!

联系方式:0371-60915879 赵主任
QQ:623044761  594699778
咨询网址:www.hnpfb.com

电子邮箱:zhaofucheng2009@163.com

地址:郑州市二七广场东行20米路北

 


上一篇:先天性鱼鳞病的病因和相关常识
下一篇:寻常性鱼鳞病的病因以及相关常识
查看[性联隐性鱼鳞病的病因]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