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鱼鳞病新闻>呼和浩特新发现战国至唐代110座古墓 >

呼和浩特新发现战国至唐代110座古墓

时间:2011-1-3来源:鱼鳞病 作者: 毛周角化症点击:
{[csc:global name=newsad]}
 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3日专电(记者勿日汗)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3万平方米的面积内,发掘清理出110座战国至唐代古墓。   “其中,战国时期墓葬95座、秦代墓葬3座、汉代墓葬7座、唐代墓葬5座,出土各类器物300余件。”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强说。   此次发掘清理的95座战国时期墓葬,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。部分墓葬有葬具,以单棺为主,部分墓葬有祭骨。骨架大多保存较好,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,陪葬品有陶器、铜器、玉器等,其中钵扣罐较为特别。   3座秦代墓葬,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,部分墓葬有葬具,以单人葬为主,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。   7座汉代墓葬有带墓道土坑墓、土洞墓、砖室墓三类。其中,砖室墓为多室墓,被盗扰,骨架保存一般。   5座唐代墓葬,有砖室墓和土洞墓两种。其中,土洞墓平面有长方形、梯形等,大部分为单人葬;砖室墓为单室墓,为双人合葬墓。随葬有陶罐、塔形器、白瓷碗、铁剪子、铜镜等。部分墓葬出土有石质墓志。  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战国属云中郡管辖,汉代为定襄郡成乐县,北魏时为盛乐都,唐代为单于大都护府,辽金元为振武县。曾在2008年,在和林格尔县发掘清理出从春秋至唐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164座。   李强说:“此次发掘,为进一步研究战国以来以盛乐古城为中心的土默特平原地区的历史、文化等方面,提供了一批丰富的实物资料。”
上一篇:贵州湖南等地冰冻持续 中央气象台首发黄色预警
下一篇:贵州等地冰冻天气将继续 中央气象台发黄色预警
查看[呼和浩特新发现战国至唐代110座古墓]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
推荐内容最近更新人气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