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鱼鳞病新闻>北京环保局称曾关闭空气监测站说法不实 >

北京环保局称曾关闭空气监测站说法不实

时间:2011-12-8来源: 作者: 点击:
{[csc:global name=newsad]}
  国家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征求意见结束   本报讯(记者杜娟)北方地区近日的雾霾天气使得PM2.5的问题一直受到公众关注。来自国家环保部的消息称,自11月16日对外公布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二次征求意见稿)和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日报技术规定》(三次征求意见稿)以来,收到各类反馈意见1500多条,普遍赞成将PM2.5纳入标准。   公众希望及时公布数据   据悉,本次征求意见工作截止时间是12月5日,通过邮件、传真、信件等反馈各类意见1500余条,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普遍赞成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二次征求意见稿),将PM2.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;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,部分污染重、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16年1月1日前提前实施;建议调整标准分区和分级、部分污染物限值等标准文本内容;建议标准实施后加强监测,及时公布数据,使公众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。   专家建议三大城市群先实施   实际上,公众对2016年才开始正式实施新的标准都觉得太遥远,而且目前从监测技术上看已经不成问题,国内大城市普遍具备了监测PM2.5的技术,而且很多都在进行了监测,但都以内部学术研究为由不向公众公布。 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表示,新的标准应该分区分阶段地推行,首先在包括广州在内的国内47个重点城市推开,起码要在珠三角、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实行。  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珠三角城市较多具备了监测能力,但省内其他地区还需要资金购买设备和人员投入,臭氧和PM2.5的监测设备,两种加起来约60万元左右,1个市如果有10个站点,就需要投入600万元。   注:PM2.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。   北京环保局:   “迁移监测点”说法不实   本报北京讯(记者李颖)昨天,大风吹散了积聚多日的大雾,北京又出现了蓝天。微博上有人指出,北京曾关闭过空气监测站。记者昨天采访北京市环保局(微博)副局长杜少中(微博),他对记者表示,文中提出北京2006年关闭监测站不属实。   昨天,杜少中向记者表示,关于迁移监测点的问题,早在2008年奥运会时就有人提过。他告诉记者,北京没有关闭过监测站,“从8个(空气监测站)加到现在的27个,你说怎么会关了呢?”   记者查询过往新闻报道,发现2008年就有传言说北京将两个空气监测站搬到了污染较轻的地区。当时,时任北京奥组委工程和环境部副部长余小萱就曾明确表示“北京没有移动空气监测站”,北京近几年监测站数量从8个增加到27个。 www.hnpfb.com
上一篇:青岛企业回应荷航采购地沟油称仅是调研
下一篇:外贸白皮书:中国加入WTO所有承诺履行完毕
查看[北京环保局称曾关闭空气监测站说法不实]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
推荐内容最近更新人气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