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鳞病患者的悲惨家事
在一个小县城的闹区,有一家美发店,店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他为人和蔼,认识他的人都知道,他曾经是一名鱼鳞病患者,前不久刚刚在郑州华柱治愈了自己的鱼鳞病。他说这辈子他最感激两个人,第一是自己的爷爷,第二是郑州华柱中医院皮肤治疗中心的大夫。
每天早上打开店门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一把藤椅,搀扶着一位老人家坐下来,然后才开始收拾店面。店主姓赵,因手艺出众,门店里总有来来往往的人。看到赵师傅为老人家端茶倒水,悉心照顾,都夸老爷子有福气。赵师傅则严肃地说:“我这是在弥补过去自己犯下的错。”
提起赵师傅,最让人怜悯的是他悲惨的家事。一九六九年底,赵师傅当时还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,因家庭经济困难,赵师傅的出生并没有为家里带来快乐,多一张嘴,多一份负担。
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,赵师傅的母亲和哥姐相继得病去世,赵师傅因年幼被特殊照顾活了下来,父亲由于营养不良也落了个迂呆的病体,抚养赵师傅的任务落在了爷爷身上。爷爷是一名军人,体格健壮,但家庭的变故也让老爷子一下子无法接受,他开始变得少言寡语。然而,军人坚强的性格支持着他,他硬挺过来了。
可祸不单行,当赵师傅五岁多时,皮肤上竟出现了干燥、粗糙的症状,当时社会发展迟缓,医疗知识也没有普及,赵师傅不知道自己患病了,总认为是天气干燥所致。当干燥、粗糙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时,爷爷开始为孙子的前程担心,可爷爷知道,自己能做的就是鼓励孙子勇敢地活下去。
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日子里,赵师傅对爷爷最崇拜,爷爷有剃头的好手艺,就是凭着爷爷的好手艺,赵师傅才在衣食无忧中慢慢长大。可当爷爷劝自己也干剃头的活时,赵师傅不愿意了,“剃头,人常说都是下九流干得活,我才不去丢人现眼呢。更何况,我这满身的粗糙肌肤,还不把剃头的人都吓跑了呀。”爷爷听了伤心地说:“你怎么能说剃头的人是下九流呢,这么多年,我不是凭着这个手艺能养活全家人吗?你太让我伤心了。”见爷爷生气,赵师傅不敢再反驳,可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不适合干这行。
爷爷的身体日渐衰老,赵师傅觉得自己伤了爷爷的心,他开始专心学习剃头手艺。为了维持生计,赵师傅开了一家理发店。确实如他所言,客户都被他粗糙的皮肤吓着了,生意异常冷清。赵师傅决定先治自己的病。偶然间,他来到了郑州华柱中医院皮肤治疗中心,当得知自己患的是鱼鳞病,在这里可以治愈时,赵师傅喜极而泣。
治好病,凭着自己过硬的手艺,赵师傅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门店。老爷子坐在门口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,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