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鳞病的临床种类和症状特点一览
鱼鳞病是皮肤病中的一种特殊病症,也是一种角化异常、遗传性皮肤病。那么鱼鳞病的种类都有哪些?如何从症状上加以区分呢?
郑州华柱中医院鱼鳞病专家根据鱼鳞病的症状表现、遗传方式、发病时间等因素将鱼鳞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一、寻常型鱼鳞病
寻常型鱼鳞病表现为表皮变薄,角质层轻中度增厚,颗粒层减少或缺乏,皮脂腺数量减少。同时表现在四肢伸侧和躯干的燥性褐色菱形,或多角性鳞屑,上臂及大腿伸侧常有明显的毛囊角化性丘疹。
二、显性寻常型鱼鳞病
显性寻常型鱼鳞病表现为皮肤乾燥、上覆灰白色至淡棕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,周边翘起,中央紧贴皮肤。主要分布在四肢伸侧、背部。如果是儿童则会在出生后3月-5岁之间发病。
三、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
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较少见。由于本病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,故仅见于男性,可于生后或婴儿期发病。皮损与上型略异,鳞屑大而显着,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,皮肤干燥粗糙,往往遍布全身,腋窝、肘窝等部亦可受累,腹部较背部尤重。如面部受累,则仅限于耳前及颜面侧面。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。掌跖距皮肤正常,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,有时反而增剧。本病女性为携带者,一般不发病,有时仅见于前臂及小腿出现薄的鳞屑。角膜后壁及后弹性层膜上可有小浑浊点状,不影响视力。
四、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
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,粒层明显增厚,棘层上部、颗粒层细胞内水肿,真皮上部呈中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。患病儿童出生时全身即有铠甲样多层鳞屑,脱落后出现粗糙湿润面,可有松弛性大胞。严重者手足呈爪形。
五、板层状鱼鳞病
板层状鱼鳞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表现为婴儿出生时全身为一层广泛火棉胶状膜紧紧包裹,2/3患者会引起眼睑及唇外翻。数日后该膜脱落,皮肤广泛潮红,上有大片多角鳞屑,中央粘着,边缘游离。掌跖角化过度,指甲及毛发过度生长。
六、局限性线状鱼鳞病
局限性线状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为板层状鱼鳞病的一种变异。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出现。表现为头面部的脂溢性皮炎样红斑及脱屑。在躯干及四肢为广泛的多形匐形性损害,持续不断地改变位置,原有的老损害消退后,又可在新的部位发生新的环状损害,呈广泛分布,有特异的游走性环状或多环状红斑及鳞屑,其周边有明显的“双边”鳞屑,非常特异。夏消冬发,病程缓慢,可持续终生。
七、豪猪状鱼鳞病
豪猪状鱼鳞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是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的一种类型。又称高起性鱼鳞病,是一种罕见的特殊性鱼鳞病,全身高起性鳞屑为其主要特点,表面凹凸不平,角化棘刺可高达1厘米以上,状如豪猪,故此得名。病程缓慢冬重夏轻,随年龄增长而日益加重。
八、胶样儿
胶样儿是鱼鳞病的一种类型, 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,能查到的统计资料是在1971年,共有103例报告,因此,对此病应有明确的认识,以免误诊。表现为周身皮肤红,表面有一层僵硬黄色油胶样物覆盖,皮肤皱褶处见裂隙,裂隙处边缘翘起。头型如常,双上眼睑外翻,结膜略充血,唇略外翻,双耳耳廓略厚。因为婴儿出生时即有胶样薄膜紧裹于全身,故而得名“胶样儿”。
具体可进行在线或电话咨询。健康热线0371—60915879
要了解更多鱼鳞病知识请登陆鱼鳞病医院:www.hnpfb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