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鳞病患者新陈代谢的周期变化
2018-10-30 11:52:16 浏览:901 作者:管理员
新陈代谢是人体从环境摄取营养物转变为自身物质,同时将自身原有组成转变为废物排出体外的不断更新的过程。那么,得了鱼鳞病后,患者的新陈代谢周期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?周期是长了还是短了呢?
我们知道,皮肤是由表皮层、真皮层和皮下组织构成,并含有附属器官(汗腺、皮脂腺、指甲、趾甲)以及血管、淋巴管、神经和肌肉等,而鱼鳞病则主要是发生在皮肤的表皮层。
表皮层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,平均厚度为0.2毫米,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,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,这5层分别是角质层、透明层、颗粒层、棘细胞层和基底层。
角质层是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,含有角蛋白,它能抵抗摩擦,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。角蛋白吸水力很强,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%,以维持皮肤的柔润。如低于此值,皮肤就会干燥,出现鳞屑或皲裂症状。
基底层则是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。此层细胞不断分裂(经常有3%~5%的细胞进行分裂),逐渐向上推移、角化、变形,形成表皮其他各层,最后角化脱落。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,一般认为是28日,称为更替时间,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,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也为14日。
因此说,从细胞学上来讲,各种正常的细胞生长周期都有固定的时间。而在研究中却发现,在鱼鳞病患者的皮肤损害上,表皮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正常皮肤。基底细胞长到表面的转换时间,已从28天缩短至3-7天。正常表皮细胞的生长周期为457小时,而鱼鳞病患者的表皮细胞生长周期仅37.5小时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患了鱼鳞病后,患者即使经常洗澡,仍然感觉有洗不完的污垢的主要原因。
我们知道,皮肤是由表皮层、真皮层和皮下组织构成,并含有附属器官(汗腺、皮脂腺、指甲、趾甲)以及血管、淋巴管、神经和肌肉等,而鱼鳞病则主要是发生在皮肤的表皮层。
表皮层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,平均厚度为0.2毫米,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,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,这5层分别是角质层、透明层、颗粒层、棘细胞层和基底层。
角质层是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,含有角蛋白,它能抵抗摩擦,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。角蛋白吸水力很强,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%,以维持皮肤的柔润。如低于此值,皮肤就会干燥,出现鳞屑或皲裂症状。
基底层则是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。此层细胞不断分裂(经常有3%~5%的细胞进行分裂),逐渐向上推移、角化、变形,形成表皮其他各层,最后角化脱落。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,一般认为是28日,称为更替时间,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,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也为14日。
因此说,从细胞学上来讲,各种正常的细胞生长周期都有固定的时间。而在研究中却发现,在鱼鳞病患者的皮肤损害上,表皮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正常皮肤。基底细胞长到表面的转换时间,已从28天缩短至3-7天。正常表皮细胞的生长周期为457小时,而鱼鳞病患者的表皮细胞生长周期仅37.5小时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患了鱼鳞病后,患者即使经常洗澡,仍然感觉有洗不完的污垢的主要原因。